记忆贵州|纪录片《德江傩堂戏》在贵州电视台正式播出
来源: | 作者:花影文化 | 发布时间: 2022-02-18 | 18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傩堂戏历来是通宵达旦演出的,戏与法在傩堂戏中视情节需要穿插出现,常根据主人家和观众的情绪来确定“串戏”的起讫,如果主人家高兴,观众情绪好,演员是在“条纲”之内,可以即兴发挥。

傩堂戏虽为锣鼓伴奏,没有管弦乐,但节奏明快,剧情幽默风趣,富有古老而浓郁的神秘色彩,且都用地方语言唱出来通俗易懂,很受当地民众喜爱。

记忆贵州|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好一坛傩堂戏

张月福的傩堂戏有口皆碑,所以当地很多人都会请他唱戏。最近的一场是帮一个孩子“过关”。这堂法事是“过关愿”,就是为主人家的孩子祈福过关。过关当中的重头戏就是上刀山了。上刀山是小孩在三、六、九岁时进行“过关愿”的程序。法师用花背裙背着小孩赤脚上下刀梯。尽管年纪大了,张月福还是亲自上阵。法师们认为每把刀代表一个关煞,平安踩过这些刀,孩子从此一生平安。

除了上刀山,还有下油锅等傩技展示。烧得滚烫的油锅里,半小时前放下的豆腐,早已焦黑如碳,张月福口中念念有词,迅雷不及掩耳间,豆腐早被张月福抓出放在盘中,这样的惊险表演,对于张月福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这些年走南闯北,他从没失过手。除此之外,踩红铧、口含红铁等绝技也是张月福为众人上演的一出好戏。

张月福出生于傩戏世家,祖孙三代均为傩戏师,除了学习本家的傩戏套路以外,他还拜当地傩戏大拿为师。张月福自幼刻苦、勤奋,经常与其祖父、父亲同台演出,二十五岁时,他开坛任掌坛师。

傩堂戏的传承主要是面传口授。经验老道的傩艺师普遍有较好的表演能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有些傩艺师即使一字不识,也能记下几万字的傩戏剧本。张月福的学历不高,但是只要一提到傩戏曲目,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出相应的剧本,这样的技能往往不仰仗先天的潜能和禀赋,而是傩艺师们落汗成雨,滴水石穿的坚持。

记忆贵州|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好一坛傩堂戏

张月福是当地有名的傩艺师,不少人曾登门学艺。到目前为止,他先后传授了数十个徒弟,使他们学会了傩戏和“定鸡”“上刀山”等绝技。张月福对弟子的要求特别严格,就像当年他师傅要求他的那样。让张月福颇感欣慰的是大儿子张春江在他的熏陶下成了傩艺师。父亲年纪大了,有一些运动强度较大的法事自然而然交到了儿子手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张月福先后应邀赴日本、深圳等地演出百余次。有生之年,张月福的一个心愿就是把自己掌握的傩堂戏精华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他开始着手有关傩戏书籍的写作。

对于张月福来说,戴上面具是“神灵”与平凡世界的通语者,脱下面具,是黔北山区一个地道朴实的农民。张月福的一生注定着与傩戏为伴相依共存,接下来,他还将用最后的余热为中国的傩戏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张月福的光荣使命。

返回列表